浩渺星空:弱水时砂/ROSE QTX 入耳式圈铁耳机评测报告

 
点击 30回复 0 原帖 2022-10-19 11:44

其实虽然一直总说弱水是个小厂还是怎么的,但是弱水在耳机单元搭配形态上也还是一直在尝试进步,也有自己主要的几个产品线。以流行风格为主要的QT系列也是他们的销售大头,在对外建立口碑还是售卖产生价值上,都是弱水的功臣之一。那么在弱水推出QTX的时候我是很好奇的,我一直在强调一件事情,高价耳机产品在完成基础声音内容之外更多的是要表达出品牌自己对声音的理解,这样才能将品牌特点越做越鲜明,才能收获到更多品牌的忠实用户,这也是不管在什么品类中大家都有“冲高端”的想法的关键原因。


对圈子有些许关注的话,也会发现虽然近年来无论国内外的流行乐相比再早一些的时间的流行乐有些许退步的倾向,但是不乏有不少产品在声音上也还是有一定迎合这些作品的情况,这也说明了市场上是有不少这类喜好的用户的。这也就让对QTX很好奇了,在弱水的眼里,“高端流行调音耳机”到底是什么,QT系列一直以来的流行声到了高价位,它的最终理解到底是什么。


当我见到QTX的包装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兴奋了,虽然和别人比起来仍然有所差距,但弱水终于开始重视起包装了。QTX的包装完完全全和之前完全不同,外层封套是黑色打底,银色作为其他信息描绘,整体内容比较简单干脆,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个QTX的“x”了。内盒继续使用银色,表面花纹是材质呈现出来的,比单纯印刷在质感和手感上都会更优秀一些。


打开包装盒之后,上层是耳机和在收纳盒内的配件,下层则是线材和其余配件。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应该都和我想法都一样,就这?不过这一切,都是在“第一眼”上,弱水悄咪咪花了点小心思,大家应该都知道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在实际感官上应该称作联觉。QTX的盒内喷了一些些香水,打开包装的时候通过嗅觉就能感受到了,这样一来整个人开箱的心情自然也会更好了,也是弥补了自身的一些不足之处。


这次QTX在配件上的无心之举也意外地让我有了更加好的开箱体验。我在收到QTX之前其实是完全没有了解过除了外观设计和单元配置之外的任何内容的,也就在这样一种未知的情况下开箱的时候,我看见了RZ300这个小尾巴。


在手机开始取消3.5mm接口的那年我也正好换了手机,当时还会配一根普通的转接线,而现在则是基本都不给了,美其名曰环保,反而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不管RZ300到底是什么水平,但确确实实是给了我一种让用户减少不必要的考虑的感受,这是真的值得好评的地方。


收纳盒换成了方盒,从之前的眼镜盒变成了磁吸,我个人是觉得开合手感更加合适,自己再往里垫一些东西保护会更好。耳机套方面是有弱水新的Super Bowl耳机套和专门给QTX搭配的海绵套,并不是很多,但对于QTX来说确实是足够了。


包装和同价位的其他热门产品相比确实是有明显差距,但仍然给了我不少惊喜,回到耳机本身来看,包装终究只是个包装,不管包装多好,还是不咋样,都是可以衬托出耳机本身的水平的。QTX这次的设计也是弱水从未有过的,大体相似,在配色上更加丰富有想法,四种配色各有特色,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喜好了。


我手里这台是星云紫配色,视觉上还是蛮有星云的深邃和寂静,与蓝蔷薇的颜色也很搭。这次QTX的配色都是走的星空的主题,最配的还是这个紫色,不仅好看还很骚~背板上的x金属贴真的是很干脆了,也让我想到一些有定制服务的耳机产品,不过这个形状嘛……


……creeper?


不过QTX还是有个老毛病就是了,2pin的插头如果裸露在外面的话,弯折的概率还是不低的,就算厂商愿意售后,多出来的售后成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算是很多家的通病了。还有一点就是QTX并没有选择和之前其他QT系列的耳机一样使用mmcx接口,而是改用2pin,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系列一脉相承的一部分,这样就有点欠缺了。


有意思的是,QTX将泄气孔放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我们知道,动圈单元为了更好的振动,需要气孔调节内外的气压,而且气孔还有提升佩戴体验的作用,像我这种对气压敏感的人来说,就非常需要耳机有设计泄气孔了。QTX将泄气孔做在了插座旁边,不仔细观察也还不一定能发现什么,印象里曾经也有这样设计的产品,还是挺特别的。



导管换成了金属材质,虽然导管部分不长,但在腔体设计上还是提供了能够深入的设计,这也是QTX在声音呈现上的一部分内容。


令人感叹,弱水的做工在批评和吐槽的过程中也有在好好进步,这次无论是从配色上还是做工上相较前期的产品都有可观的进步。如前文所讲,QTX是一个对深插有一定需求的耳机,那么一个关键点就是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如何,不然能否好好佩戴,佩戴之后是否舒适都会成问题。好在这件事在QTX上是不用担心的,虽然现在这样的类定制耳机很多,外形看起来也相似,但在佩戴上是否真的舒适往往不是光看能看出来的。


我的耳朵是稍小一些的,可是除了有的觉得戴着太大了之外,也有部分觉得太小了,QTX则是完全没有这种感觉,稍过一小会就会减少很多异物感,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有不错的佩戴体验。


(耳机腔体部分做工细节)


QTX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标配了自家的蓝蔷薇线材。蓝蔷薇虽然定价不高,但也让其成为在发烧友中津津乐道的线材之一,蓝色的线皮与任何一个配色的QTX也都是很相衬的。在各家都狠狠卷配置的时候,可换插头似乎渐渐成了标配,蓝蔷薇比较可惜,但弱水提供了选项让在购买的时候选择插头。虽然有点可惜,但可换插头也不会使得用户天天换来换去,到底还是用某一种,蓝蔷薇还是瑕不掩瑜。



正如开篇所说,我对QTX最好奇的还是会有怎么样的一个声音,从我第一次听QT7pro后对弱水的不解,到前一段听了QT9mk2之后重新审视弱水,亦或是一直以来弱水对低端入门用户和普通消费者喜好的把控,都代表着弱水在声音的理解上是不断提升的。这样一来,QTX虽然不会是QT系列的最顶峰之作,但也绝对也必须是一个能够一锤定音的产品,才能让弱水有更扎实的口碑。


弱水本来就喜欢堆料,那QTX肯定要更狠得往上堆了,单边1圈+6铁的7单元配置,10mm的动圈单元,1对30018负责中频,1对30019负责高频,还有33ap007加强中低频,反正我是觉得弱水在这次已经是在合理的情况下把能堆的都堆了。18Ω 109dB的数据还是推荐搭配一些有水平的前端,尽可能发挥出百分百的实力。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小尾巴作为前端。耳塞套参考标配Super Bowl硅胶套,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听感与风格印象:果不其然,QT系列的声音还是先很直接地将流行的基调表达了出来,但是与之前系列产品不同的是,QTX并没有很明显的两头翘的倾向,而是更为的均衡。不过一个高端耳机不是光靠一个三频倾向就能决定的,即使是流行的倾向,QTX依然是将自己的动态表现做到了这个价位上该有的水平。可以说,QTX是在经历了弱水这么多高端耳机和QT系列这么多耳机之后,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


但比较可惜的是虽然有多单元的加持,QTX在瞬态和解析的表现上并不算很好,这其实不是单元选用还是什么的硬件基础上的问题,基于一圈六铁的QTX解析力其实是非常优秀的,这点在后面三频的部分细说。而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是声场,声场表现在纵向上不错但在横向上欠佳,咱们来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流行塞的话,声场好像不是那么重要对吧,但是如果是一个卖到两千元的耳机,这样的表现就不能糊弄过去了,加上QTX本身结像比较大的特点,分离度也有一定损失。


三频表现:先来回答一下上面那个问题,QTX的瞬态和解析到底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并不太好呢。首先要肯定一点,这并不是并没有发挥好多单元的优势。在低频部分,QTX并不是通过两头翘的调音来让声音流行化,而是通过低频来烘托整体的氛围。一首流行乐曲的低频鼓点,是干净快速还是稍有拖沓但氛围十足好听呢,我认为是后者,弱水也是这样选择的,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会使得瞬态表现和解析感变弱。但最后的最后,纵观整体,这样的选择还是瑕不掩瑜,相较一些均衡走向的杂食耳机,在流行表现上QTX给出的澎湃且气氛感上点满的低频确实会让人更容易沉浸到音乐中去。


此时QTX也有拿出了自己旗舰的身份该有的东西,很多塞子在进行这样的低频处理的时候,是将本身本该不错的下潜和回弹换成了氛围感。很好理解,比如低频是一个弹力球,他们的方式是将这个球压扁,虽然看似大了,但是却变扁平了,不弹了;但弱水并不是这么做的,他们用添加原材料的方式增大了这颗球,这样既能有氛围感,也能保留下潜和回弹。这样一来,就算是和其他的是简洁明快的低频相比,QTX的低频也是不分高下,更是各有特色。



流行塞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中频的表现了,听流行不听人声,就好比~~那么QTX的做法就是直接在人声上开刀。首先将人声的结像加大了一些,但保证了一定的距离感,如此一来,虽然更容易感知到中频人声的细节,但也不会觉得贴在脸上,而会有一定的不适感。在男女声上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倾向,都有一点点“毒”的感觉,这样也能讨好不同喜好的用户。


而让QTX的中频人声能真正获得用户耳朵的关键原因,是它的中频带有一定厚度,也更有不错的密度,这样的人声就完全解决了一个问题,听起来根本不会觉得虚,这样也才能感受到力度,才是一个完备的人声表现。在齿音部分QTX选择的是削弱,虽然这样的人声可能听起来不是很有穿透力,但会更加得耐听。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样子是一个有着正确听音观的声音,但就算抛开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来说,QTX的人声本身也是还原的,在音色上并没有差多少,但是也在例如结像和距离上让人感觉到了毒的感觉,“还原”和“毒”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甚至有点冲突的词确确实实在QTX上出现了。


而在堆了这么多动铁的QTX身上,高频表现也是让人满意的,在已经有了低频和中频来定下流行的基调的情况下,高频就不再选择一个比较多的量了。整体延伸不错,也不发刺,是稳健柔顺的一种。这样的高频在流行塞上的好处是很多的,首先不会喧宾夺主,两头翘的流行调音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虽然听起来一耳朵爽了,但是过分的低频和高频往往会影响了中频人声的表现,要么低频太多觉得轰头,要么高频太多觉得刺耳,人声反而就淹没其中了。那么像QTX这样的高频就有一个好处,它实际上是人声的调味料,能提升人声一定的明度等等,让人声的表现更为优秀且抓耳。



以上是QTX在配合super bowl耳机套的表现,但其实QTX在搭配附赠的海绵套也有值得让人琢磨的表现。在换上海绵套之后,声音会更加靠近杂食一点,流行的能力有一定削弱,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先前提到的声场问题是有明显改善的,声场的形状更加规整,各个结像的大小也都有一定的缩小,以此来提升了一部分的分离度。从我的角度看来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这先是证明了QTX本身是能给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声音的,但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其实是不太喜欢深插还有海绵套的,而且海绵套也是易损品,这反而成为了一个负担。


如果自己对海绵套不排斥,我还是很建议两种耳机套都试一下,看看哪种声音自己更为喜欢,去选择自己的喜好。


在搭配上,我觉得让QTX的声音线条感更明显一点是更好的,这一点是在把耳机套换成了azla短黑之后发现的,线条感更好之后声音也会进一步变得更加清晰,能再稍微限制一点点结像大小,是极好的。


最后再透露一点消息,过段时间附赠的小尾巴会升级成RZ500,实力更强,平衡单端都具备,现在的RZ300在驱动QTX上还是比较勉强的,等到了RZ500之后就绰绰有余,到时候就是真的到手即插即用了。


总结:QTX不管是对于弱水还是对于整个hifi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在流行当道的乐坛,市面上对于流行塞的需求无论是在哪个价位也都日益增加,也是到了QT系列如日中天的时候。在2k档位上,虽然大部分烧友的选择是入手再往上一档的二手,但在我印象里,如果要单论流行人声的水平,即使再往上一个档来看、QTX也能稳稳站住脚跟,如何选择就看自己的考虑了。


起初我对QTX并没有过多期望,因为弱水更多是在中低端耳机有竞争力,在高端耳机上更多是为了自己的炫技,而不是去做一个完成度高的成熟产品。到了现在大家也都很明白,QTX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产品,是一个能与价位上其他产品打架的产品,从耳机本身的设计亦或是进一步改进的包装。


在我写QTX评测的这段时间里,群里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有诚意的配置和特别的外观好奇,对我一个曾经并不怎么喜欢弱水的人来说,看到弱水现在有这样的市场反馈也是很高兴的,这不是正好说明了弱水一直在进步嘛,这也很让人期待后续的产品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