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是智商税吗?

 
点击 33回复 0 原帖 2022-03-01 16: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暴露于噪声的机会和强度大大增加,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目前仍在增加。噪声性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容易早期被人们所认识,同时,噪声性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聋,一旦发生,难以逆转。南京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玉红提醒,目前对噪声性聋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防止噪声性耳聋的发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降噪


  降噪,顾名思义,就是降低噪音对人们的影响。王玉红谈到,生活中,噪声暴露的机会越来越多,工作和个人娱乐环境中的噪声暴露都有可能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因此噪声防护不仅仅是强噪声暴露行业从业人员的关注,也应当引起每一个人的重视。


  强噪声暴露行业从业人员,要格外注意听力保护


  王玉红谈到,每年医院都会接诊大批的因职业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患者,他们因为在一线长期工作,听力忽多忽少的出现了问题。强噪声暴露行业的噪声防护,应为工作人员提供个人防护器具,常用的防护器具包括隔声耳塞和耳罩。还有长期暴露于机舱噪声的飞行人员应当考虑使用消声耳罩等。做好职业防护、定期检查听力。


  另外,这几年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降噪耳机”,这些降噪耳机真的有用吗?是不是智商税呢?


  王玉红强调,除去疾病导致的听力损失,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种听力下降通常由耳蜗内的毛细胞受损引起。如果长期暴露在噪声中,就会导致毛细胞受损,进而听力下降。因而无论“降噪耳机”如何,降低耳道中的噪音,才是保护听力的王道。


  即使是降噪耳机,耳机里的声音输出水平过高也有可能损伤听力。


  何况市面上耳机质量参差不齐,据央视报道,近五成降噪耳机降噪量不足,这些“伪”降噪耳机,听力保护的作用可想而知。


  佩戴耳机“宜短、宜低”


  王玉红建议,佩戴耳机时间宜短,音量宜低,尤其当你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并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测试听力以便发现隐形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举报收藏 0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