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日媒:中国"傻瓜"资金流入硅谷 成美初创公司金主

   2016-06-23 1220
核心提示: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靠近硅谷,负责高科技企业业务的投资银行家大量聚集于此。其中一位拥有30年以上经验的银行家Eric Edmondson的
        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靠近硅谷,负责高科技企业业务的投资银行家大量聚集于此。其中一位拥有30年以上经验的银行家Eric Edmondson的一席话颇有意思,他说“如今(在硅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正在将获得‘BAT’的收购作为目标”。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6月22日报道,“BAT”指的是百度、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3家中国IT企业。由于实现了迅猛增长,3家企业成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名词。而如今,它们正利用丰富的资金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展开收购。最近有传言称,围绕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意甲)的AC米兰的收购,阿里巴巴和百度作为买家参与了谈判。

  渴望被“BAT”收购

  创业者们如今正在努力获得“BAT”认可,并试图成为被收购对象。

  抛售自有股票就如同股票上市一样,被认为是创业者获得“出路”的一个的里程碑。在此前,购买股权的主角一直是微软、甲骨文及英特尔等美国大型企业。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加入这一行列。这一迹象似乎预示着全球企业势力版图的改变。

  “BAT”等中国企业的收购行动是进攻型战略的一环,通过提高自己的品牌号召力以获得新技术和客户基础。主要瞄准的对象是亚洲和欧洲,同时,对海外企业的收购也是推进“一带一路”构想的中国的政策之一。

  不过,当实际走访硅谷时还可以发现,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类中国资金的存在。

  “那被称为‘傻瓜资金(dumb money)’”,一位30多岁的美国创业者透露了在当地被如此称呼的一类中国资金。

  由于不清楚能否赚钱,连美国的风险投资也退避三舍,但这类中国资金却成为“慷慨解囊”的金主。这种投资判断令人联想起只要公司名称加上“.com”就能筹集到资金的2000年之前的高科技股票热潮。

  创业者将这些资金解读为“逃离中国的资金”。

  据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组成的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中国2015年出现近7000亿美元的空前规模的资本净流出。虽然速度已经放缓,但资本的流出今年仍在持续。

  中国避险资金也在流入硅谷

  在这类资金中,包含担忧中国经济前景,以及厌恶由此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预期的中国富裕阶层的避险资金。这些中国资金或许正在流入硅谷刚刚成立的企业。由于离开中国是首要目的,因此对于投资的判断自然存在不严谨之处。

  也有投资者将这类中国避险资金视为是对中国经济的警告。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沿海城市纽波特海滩的投资家比尔·格罗斯便是其中之一。拥有“债券大王”绰号的格罗斯创建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也因此成为了世界性的机构投资者。如今,他是美国投资公司骏利资本(Janus Capital)的资产组合经理。

  格罗斯的担忧指向据称超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50%的民营企业的过剩债务。

  格罗斯指出:“企业将盈利用于债务偿还和支付利息已耗尽全力,根本谈不上进行生产投资”,同时强调称:“中国将通过降息等措施在问题暴露之前争取时间。但这样下去,资金周转总有一天达到极限,中国人自己清楚这一点”。即便如此,中国资金还是在涌向高级住宅和度假村密集的纽波特海滩。

  来自中国的大规模资金充斥世界。但这其中有的用于“攻势”,而有的则意在“防守”,两类资金正同时存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sdsh.com/news/show.php?itemid=1111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产品评测
推荐图文
推荐产品评测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东莞市群睿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350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