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国企混改已确定7大领域19家试点 第3批正在研究中

   2017-09-29 1390
核心提示:  央企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近七成  国资委: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提速  已确定七大领域19家试点,第三批试点正在研究中  以
   央企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近七成

  国资委: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提速

  已确定七大领域19家试点,第三批试点正在研究中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目前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已推动两批共19家中央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第三批试点企业正在研究确定中,下一步国资委将以市场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业集团及下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到68.9%,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到47%。

  “目前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形成,改革试点、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国企改革成效显著。2016年底,央企资产总额达到50.5万亿元,比五年前增长80.1%,近五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4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30.6%。”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2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企改革目前呈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其中,混改作为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在过去几年得以稳妥推进,取得多个方面的成果。

  据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本轮混改过程中,通过与社会资本实现较大范围的融合,国有资本功能不断放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在企业层级上,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正从三级以下子企业逐步向重要的二级子企业和集团层面提升,非国有股东的进入促进了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企业活力进一步激发。彭华岗表示,本轮国企混改的力度还体现为改革行业领域的拓展,特别是向一些传统的垄断性领域开放混改。

  肖亚庆表示,国企混改的目的,正是希望取各种所有制之长,集各种所有制之优,各方优势互补地推动国企、央企发展,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发挥了各类资本的优势,促进了共赢发展。他认为,混改必须坚持“宜混则混,宜独则独,宜控则控”,一企一策地推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分类基础上的混改“一定是开放、共赢的”,欢迎民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参与。

  此外,“十项改革试点”工作也在推进。国资委方面表示,目前试点已在18家央企母公司和29户子公司全面开展,地方层面国资委已开展国企国资改革试点共258项。在“以改革促发展”的综合效应推动下,今年1至8月,央企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3.05%,比同期水平的17.3%提高了5.75个百分点。

  作为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央企重组整合步伐也在加快。“2017年有48家央企入围世界500强,正是近几年央企通过重组整合发挥规模效应的表现之一。”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发布会上说。她表示,重组整合不是单纯以数量为导向。除了横向合并打造“大”企业,重组整合还通过纵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对企业自身来说降低了企业管理、经营成本,精简了企业组织结构,突出了主营业务。未来国资委还会深入推进优化结构、重组整合,做到有进有退,加快国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肖亚庆表示,无论是在混改还是重组中,市场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国企改革面临的挑战,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肖亚庆表示,目前在微观层面,国企的现代化制度已得到不断完善,分类改革、公司制改革、董事会建设以及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宏观层面,通过实施战略重组、推进“压减”工作、清理“僵尸”企业、退出过剩产能等措施,国企的布局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面对各方面的挑战,国企改革坚持的重点是要将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完全融合。”肖亚庆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sdsh.com/news/show.php?itemid=4474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产品评测
推荐图文
推荐产品评测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东莞市群睿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35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