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连爆八卦新闻,李易峰撞车、吴亦凡不雅照片流露……“聪明”的网络卖家针对八卦新闻“发明”了很多奇葩保险在淘宝网上售卖:有淘宝卖家售卖“X教授头发保险”,如果下一部《X战警》中X教授为光头,则卖家返倍;还有卖家售卖“神探夏洛克上映保险”,如果电影2017年未按时上映,保一元返两元……如果你是一个具有娱乐精神或理财想法的粉丝,便可根据自己掌握的娱乐信息,做一场没有门槛的投资。
近年来,保险都要被玩坏了。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各种奇葩互联网保险异军突起。去年,支付宝联合国华人寿、生命人寿推出一款“扶老人险”,保费仅仅3元,保期一年,投保后如果不幸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状况,那么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并且无偿赠送投保人全年法律咨询服务。此外,还有“熊孩子险”“失恋险”“美厨娘关爱险”“吃货险”“痛经险”等,让人眼花缭乱。
光看名字,这些奇葩险还很接地气的,为相应人群提供了保险保障的新选择。记得微信公众号推出“飞机延误险”的时候,我们这些经常飞来飞去的媒体人开心极了,在机场消耗的时间终于可以收回点本了。
但是,像“分手险”这些富有娱乐精神、某宝卖家自行推出、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销售的产品,能不能称之为保险产品还有待商榷。以最基本的保险法则来说,只有保险公司可以合法作为“保险人”,包括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两种保险公司,公民个人不能作为保险人(即某宝卖家不可以作为“保险人”)。因此,单从这点上,“明星分手险”“X教授头发保险”的赔付逻辑跟赌博更像。
对于这些奇葩险,最看不惯的就是保监会。这从保监会最近几次风险提示中可见一二。如保监会对于“贴条险”的风险提示中,开篇即明确指出:“‘贴条险’只是打着保险旗号的‘李鬼’,与保险并不沾边,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不过,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互联网保险却是未来趋势。从2011年的32亿元到2015年的2234亿元,互联网保险保费的规模只用了4年就实现了69倍的增长,这种井喷式的爆发,令人咋舌之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挤进这个圈子。但消费者的投诉也随之攀升。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2015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通报》显示,2015年涉及互联网销售保险的投诉1441件,占总投诉量的4.79%,同比增长了46.51%。
近日,保监会向地方保监局下发了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规范互联网保险经营模式,实现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说明了保监会或许将对互联网保险开始“动刀”。